《大学》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它以修身为核心,强调个人修养与社会和谐的关系。以下是《大学》第一章的原文及其现代汉语翻译:
原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翻译: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有所收获。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通过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大学》不仅是一部关于教育的经典著作,更是一部指导人们如何进行自我提升和道德修养的重要文献。它教导我们从自身做起,不断提升自己的品德,并以此影响他人,最终实现社会的整体进步。这种理念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