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粗气壮的意思是什么】“胆粗气壮”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面对困难或危险时表现得非常勇敢、有胆量,甚至有些莽撞。这个词语虽然听起来像是褒义词,但实际使用中往往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暗示说话者或行为者过于冲动、不计后果。
一、基本解释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胆粗气壮 |
拼音 | dǎn cū qì zhuàng |
出处 | 无明确出处,常见于现代口语和文学作品中 |
含义 | 形容人胆子大、气魄足,但可能带有莽撞、不理智的意味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人的性格或行为表现,偏口语化 |
情感色彩 | 带有一定贬义,表示缺乏思考的勇敢 |
二、详细解析
“胆粗”指的是胆子大,不怕事;“气壮”则是指气势强盛、有底气。合起来就是“胆子大、气势足”。但在实际使用中,这个词常常用来批评那些做事不计后果、只凭一时冲动的人。
例如:“他平时就胆粗气壮,什么事情都敢做,结果总是吃大亏。”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胆大妄为、有勇无谋、鲁莽行事 |
反义词 | 胆小怕事、谨小慎微、瞻前顾后 |
四、使用场景举例
- 日常对话:
“你这样做太胆粗气壮了,万一出问题怎么办?”
- 文学作品:
“他胆粗气壮地冲进火场,救出了被困的老人。”
- 新闻报道:
“该男子因胆粗气壮闯红灯被交警拦下。”
五、总结
“胆粗气壮”是一个具有双重含义的成语,既可以形容人勇敢无畏,也可以批评其行为鲁莽、不够谨慎。在使用时需结合具体语境,避免误解其真正含义。了解它的来源和用法,有助于更准确地运用在语言表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