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出处是什么】“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是一句广为流传的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一旦说出话来,就应当信守承诺,不能轻易反悔。这句话不仅体现了古人对诚信的重视,也反映了传统文化中对言行一致的高度要求。
一、成语释义
成语 |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
拼音 | jūn zǐ yī yán, sì mǎ nán zhuī |
释义 | 君子说的一句话,就是四匹马拉的车也追不上,比喻说话算数,一诺千金。 |
出处 | 《论语·颜渊》 |
二、出处详解
该成语最早出自《论语·颜渊》篇,原文如下:
> “子曰:‘吾与点也!’”
>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不过,“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这一完整表达,并非直接出自《论语》,而是后人根据孔子的思想总结而成。
在《论语·颜渊》中,孔子强调“信”是立身之本,他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意思是: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简直不知道他还能做什么。就像大车没有輗(车辕上的关键部件),小车没有軏(车辕前端的部件),怎么能行走呢?
后来,“君子一言,驷马难追”逐渐演变为对“信”的一种形象化表达,强调了言语的分量和承诺的重要性。
三、相关延伸
内容 | 说明 |
同义成语 | 一诺千金、言出必行、信守承诺 |
反义成语 | 言而无信、出尔反尔、背信弃义 |
现代应用 | 常用于强调诚信、契约精神,如商业合作、人际关系等场合。 |
四、总结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虽未直接出现在《论语》中,但其思想根源来自孔子对“信”的高度重视。它不仅是古代社会的行为准则,也是现代人做人做事的重要原则。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信守承诺都是赢得他人信任和尊重的关键。
表格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
出处 | 非直接出自《论语》,源于孔子“信”的思想 |
拼音 | jūn zǐ yī yán, sì mǎ nán zhuī |
释义 | 说话要算数,一诺千金 |
同义词 | 一诺千金、言出必行 |
反义词 | 言而无信、出尔反尔 |
现代意义 | 强调诚信、契约精神 |
通过了解这句成语的来源与内涵,我们更能体会到中华传统文化中对“信”的深刻理解与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