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参读音曾参相关介绍】曾参,字子舆,是春秋末期鲁国人,是孔子的著名弟子之一,也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以孝行著称,被后人尊为“宗圣”,与孔子、孟子、颜渊等并列为儒家思想的传承者。他的思想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对后世影响深远。
以下是对曾参的基本信息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展示其相关内容。
一、曾参基本信息总结
1. 姓名:曾参
2. 字:子舆
3. 生卒年:约公元前505年—公元前432年
4. 籍贯:鲁国(今山东新泰)
5. 身份:孔子弟子、儒家学派代表人物
6. 主要思想:重视孝道、修身、教育
7. 著作:《大学》(相传为其所著)
8. 历史地位:被尊为“宗圣”
9. 经典记载:《论语》《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孔子家语》等
二、曾参相关介绍表格
项目 | 内容说明 |
姓名 | 曾参(Zēng Shēn) |
字 | 子舆 |
生卒年 | 约公元前505年—公元前432年 |
籍贯 | 鲁国(今山东新泰) |
身份 | 孔子弟子、儒家学派代表人物 |
主要思想 | 强调孝道、修身、教育;提倡“慎独”与“反求诸己” |
著作 | 《大学》(相传为其所著) |
历史地位 | 被尊为“宗圣”,儒家文化的重要传承者 |
经典记载 | 《论语》《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孔子家语》等 |
后世影响 | 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伦理道德体系有深远影响 |
重要事迹 | 以孝行闻名,如“啮指痛心”、“曾子杀猪”等故事广为流传 |
三、总结
曾参作为孔子的高徒,不仅在学术上继承和发展了儒家思想,更在个人修养和家庭伦理方面树立了典范。他的“孝”与“修”理念,深刻影响了中国古代社会的价值观。通过对曾参的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儒家文化的精髓,以及如何在现代社会中践行传统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