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谷不分的上一句是什么】“五谷不分”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出自《论语·微子》:“子路曰:‘愿闻子之志。’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子路曰:‘愿闻子之志。’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子曰:‘吾与点也!’”但其实,“五谷不分”更常被引用的句子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这句话出自《论语·子路》。
一、总结
“五谷不分”的上一句是“四体不勤”。这两句话常常连用,用来形容一个人不劳动、不了解农事,缺乏实际生活经验。在现代,这个成语多用于批评那些脱离实际、不务正业的人。
二、相关信息表格
成语 | 出处 | 原文 | 解释 | 现代用法 |
四体不勤 | 《论语·子路》 |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 指四肢不劳动,不了解农事。 | 形容人懒惰、脱离劳动和实际生活。 |
五谷不分 | 《论语·子路》 |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 不分五谷,指不懂农事、不了解农作物。 | 批评人脱离实际、不识农事。 |
三、延伸理解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最早出现在孔子与弟子的对话中,原意是批评那些不亲自参与劳动、不了解农业生产的士人。在古代社会,农业是立国之本,掌握农事知识是士人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因此,这句话不仅是对个人行为的批评,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劳动和实践的重视。
如今,虽然社会分工更加细化,但这句古语仍然具有现实意义,提醒人们不要忽视基础生活技能和实践经验的重要性。
如需进一步了解《论语》中的其他经典语句,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