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宝藏问答 >

朝三暮四意思和来源是什么

2025-09-01 06:13:54

问题描述:

朝三暮四意思和来源是什么,有没有人理理我?急需求助!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01 06:13:54

朝三暮四意思和来源是什么】“朝三暮四”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反复无常、善变或者做事不专一。这个成语背后有一个有趣的故事,源自古代的寓言,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它的含义和出处。

一、成语释义

项目 内容
成语 朝三暮四
拼音 zhāo sān mù sì
含义 原意是早上给三个,晚上给四个,后来比喻反复无常、变化多端,也指做事不专一、缺乏恒心。
使用场景 多用于批评人或事的不稳定、不可靠,也可用于描述计划或策略频繁变动。

二、成语来源

“朝三暮四”最早出自《庄子·齐物论》。原文如下:

> “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

这段话讲的是一个养猴子的人,每天早上给猴子三个栗子,晚上给四个,猴子们很生气。后来他改成早上四个,晚上三个,猴子们就高兴了。其实数量没有变化,只是分配方式不同,猴子们却因为心理上的差异而产生情绪波动。

这个故事原本是用来说明“名实之辨”,即事物的名称与实际并不一定相符,人们往往被表象所迷惑。后来,“朝三暮四”逐渐演变为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人的行为反复无常、缺乏原则。

三、成语演变与现代用法

时期 用法 示例
古代 强调“名实不符”的哲学思想 “朝三暮四,非其道也。”
现代 形容人反复无常、不守承诺 “他总是朝三暮四,让人难以信任。”

在现代汉语中,“朝三暮四”已经不再局限于字面意义,更多地被用来形容人的性格或行为特点,比如感情不专一、工作态度不稳定等。

四、总结

“朝三暮四”最初来源于《庄子》中的寓言故事,本意是讽刺人们因表面变化而产生情绪反应,后来演变为形容人反复无常、缺乏定力的成语。它在现代广泛使用,尤其在批评他人行为时非常常见。

通过了解这个成语的来源和含义,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它的文化背景,并在日常交流中合理运用。

如需进一步探讨其他成语,欢迎继续提问!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