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佃字能组哪些词】“佃”是一个较为常见的汉字,通常用于农业或土地相关的语境中。它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不高,但在一些特定词汇中仍有一定意义。本文将总结“佃”字可以组成的常见词语,并以表格形式进行展示,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一、词语总结
“佃”字主要作为动词或名词使用,常与“农”“田”“租”等词搭配,形成具有明确含义的词语。以下是“佃”字能组成的一些常见词语:
序号 | 词语 | 含义解释 |
1 | 佃户 | 古代租种地主土地的农民 |
2 | 佃农 | 租种地主土地的农民 |
3 | 佃租 | 农民向地主缴纳的租税 |
4 | 佃田 | 农民租种的地 |
5 | 佃契 | 农民与地主之间的租地契约 |
6 | 佃耕 | 租种土地耕作 |
7 | 佃役 | 农民为地主服劳役 |
8 | 佃房 | 农民租住的地主房屋 |
9 | 佃产 | 农民租种的土地及其产出 |
10 | 佃权 | 农民对租种土地所拥有的权利 |
二、词语解析
1. 佃户:指古代社会中租种地主土地的农民,是封建社会中的一种身份。
2. 佃农:与“佃户”意思相近,但更强调其从事农业生产的特点。
3. 佃租:指佃户向地主缴纳的租金,通常是按年计算的。
4. 佃田:即佃户所租种的土地,是其主要生产资料。
5. 佃契:是佃户与地主之间签订的租地合同,具有法律效力。
6. 佃耕:指佃户耕种土地的行为,强调其劳动过程。
7. 佃役:指佃户除了缴纳租金外,还需为地主提供一定的劳役服务。
8. 佃房:指佃户居住的房屋,多为地主提供的住所。
9. 佃产:指佃户通过耕种所得的全部产品,包括粮食、经济作物等。
10. 佃权:指佃户对租种土地所享有的使用权和收益权。
三、小结
“佃”字虽然不常见,但在历史和农业相关语境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主要与“农”“田”“租”等词搭配,构成一系列与土地、租种、农民相关的词语。这些词语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经济结构,也体现了人与土地之间的关系。
如需进一步了解“佃”字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情况,可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希望本文对您理解“佃”字的用法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