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时间是什么时候】安史之乱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叛乱事件,发生在唐朝中期,对唐朝的统治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了解这一历史事件的具体时间,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其背景、过程及影响。
一、安史之乱简介
安史之乱是由节度使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的一场大规模叛乱。这场叛乱始于公元755年,持续了将近八年,最终在763年被平定。它标志着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也对后世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安史之乱时间总结
时间阶段 | 具体时间 | 说明 |
起因 | 742年—755年 | 安禄山逐渐掌握兵权,权力膨胀,朝廷对其逐渐失去控制。 |
起义爆发 | 755年12月16日 | 安禄山以诛杀杨国忠为名,在范阳(今北京)起兵反唐。 |
长安失守 | 756年6月 | 唐玄宗逃往四川,长安陷落,马嵬驿兵变发生。 |
叛军内乱 | 757年 | 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所杀,史思明归顺朝廷后又反叛。 |
平定叛乱 | 763年 | 史思明之子史朝义兵败自尽,安史之乱基本结束。 |
三、结语
安史之乱从755年开始,到763年结束,历时八年。这场叛乱不仅摧毁了唐朝的军事力量,也导致了中央集权的削弱和地方割据势力的兴起。通过了解这段历史的时间线,我们可以更清晰地认识到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