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丹书帛曰翻译】一、
“乃丹书帛曰”出自《史记·陈涉世家》,是古代历史文献中的一段重要记载。这句话的意思是:“(他们)用朱砂在绸布上写上‘陈胜王’三个字。”这是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吴广为了发动群众、树立威信而采取的一种策略手段。
从语言角度来看,“乃”表示“于是”或“就”,“丹”指朱砂,古代常用作书写材料;“书”是“写”的意思;“帛”是古代的丝织品,常用于书写;“曰”是“说”或“写”的意思。整句话表达了陈胜、吴广在起义前通过在绸布上书写文字来制造舆论、传播信息的行为。
这一行为不仅是对当时社会秩序的挑战,也体现了早期政治宣传的雏形,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含义 | 用法说明 |
乃 | 表示“于是”、“就” | 引出动作的先后顺序,强调行动的连贯性 |
丹 | 朱砂 | 古代常用的红色颜料,象征权威与神圣 |
书 | 写 | 动词,表示书写行为 |
帛 | 丝绸、丝织品 | 古代书写材料之一,比竹简更贵重 |
曰 | 说、写 | 表示引述内容,常用于文言文中 |
三、补充说明
“乃丹书帛曰”不仅是一句简单的文言句子,更是反映古代社会结构、权力斗争和民间反抗意识的重要文本。它揭示了在专制统治下,底层人民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进行抗争。同时,这种“造势”手段也为后世的政治宣传提供了借鉴。
在现代语境中,这句话可以理解为一种“舆论引导”或“信息传播”的早期形式,展现了古人对信息传播的深刻认识和巧妙运用。
如需进一步了解《史记》中的其他篇章或相关历史背景,可继续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