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籁俱寂的意思是什么】“万籁俱寂”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一种极其安静的环境或氛围。这个成语在文学作品、诗歌以及日常表达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尤其适合用来形容夜晚、山林、古寺等宁静的场景。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万籁 | 指各种自然声音,如风声、雨声、鸟鸣等。 |
俱寂 | 都寂静无声,没有一点声响。 |
整体意思:
“万籁俱寂”表示所有自然的声音都消失了,整个世界陷入一片寂静,通常用来形容非常安静的环境。
二、出处与用法
- 出处:
该成语最早见于唐代诗人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这首诗描绘了寺庙中宁静的氛围,只有钟磬之声回荡,其他一切声音都消失了。
- 用法:
多用于描写环境的安静,也可用于表达内心的平静或孤独感。
例如:“夜深人静,万籁俱寂,唯有月光洒满庭院。”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鸦雀无声、悄无声息、寂静无声 |
反义词 | 喧闹非凡、人声鼎沸、嘈杂不堪 |
四、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自然景色 | 山间小屋,万籁俱寂,仿佛时间都停止了。 |
心理状态 | 在万籁俱寂的夜晚,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宁静。 |
文学描写 | 作者用“万籁俱寂”来形容一个神秘而庄严的场景。 |
五、总结
“万籁俱寂”是一个富有意境的成语,强调的是“静”的极致。它不仅用于描述外部环境的安静,也常用来表达内心世界的平和与安宁。在写作中,合理运用这一成语,可以增强文章的画面感和情感表达力。
通过了解它的含义、出处、用法及近反义词,我们能够更准确地掌握并运用这一成语,使语言更加生动、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