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门投止的意思是什么】“望门投止”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后汉书·范滂传》。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看到人家的门就去投奔”,比喻在危难之际,无处可去,只能临时投靠别人。
一、成语解析
出处:
《后汉书·范滂传》中记载,范滂因正直敢言被诬陷,逃亡时曾说:“宁我负人,毋人负我。”后来他被捕,临行前对母亲说:“愿母大人勿忧,儿今得死,可以明忠义。”其友人张俭得知后,冒着生命危险收留了他。范滂感叹道:“望门投止,可以避祸。”
释义:
指在走投无路、处境艰难的情况下,只能暂时投靠他人以求生存。
用法:
多用于形容人在被迫逃亡或陷入困境时,不得不依靠他人庇护的情景。
感情色彩:
带有悲壮、无奈的情绪色彩。
二、总结表格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望门投止 |
出处 | 《后汉书·范滂传》 |
字面意思 | 看到人家的门就去投奔 |
比喻意义 | 在危难中无处可去,只能临时投靠他人 |
用法 | 形容人在困境中寻求庇护 |
情感色彩 | 悲壮、无奈 |
近义词 | 投亲靠友、寄人篱下、流离失所 |
反义词 | 自立自强、安居乐业、安土重迁 |
三、延伸理解
“望门投止”不仅仅是一个历史典故,更是一种人生境遇的写照。在古代,许多士人因政治斗争而被迫逃亡,只能依靠朋友或亲戚的庇护才能苟活。这种无奈与挣扎,在今天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当一个人面临困境时,有时确实需要借助他人的力量来渡过难关。
但同时,“望门投止”也提醒我们,不能永远依赖他人,最终还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走出困境。
结语:
“望门投止”虽有无奈之意,但也体现了人性中的互助精神。它不仅是历史的记忆,更是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映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