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溃蚁孔气泄针芒出自于哪儿】“堤溃蚁孔,气泄针芒”是一句寓意深刻的成语,常用来比喻小问题不及时处理,最终可能导致大灾难。这句话强调了细节的重要性,提醒人们要防微杜渐,关注细微之处。
一、出处考证
根据文献记载,“堤溃蚁孔,气泄针芒”最早见于《后汉书·王符传》。原文为:
> “夫堤溃蚁孔,气泄针芒。”
这句话的意思是:堤坝的崩溃往往是因为蚂蚁在其中打洞;气体的泄漏可能只是因为一根针的细小缝隙。它形象地说明了微小的问题如果不加以重视,就会引发严重的后果。
二、相关典故与延伸理解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 |
原文 | “夫堤溃蚁孔,气泄针芒。” |
含义 | 微小问题积累会导致严重后果,强调防微杜渐 |
现代应用 | 常用于管理、安全、健康等领域,提醒人们注意细节 |
相关名言 |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出自《韩非子》) |
三、总结
“堤溃蚁孔,气泄针芒”这句古语源自《后汉书·王符传》,用以警示世人:任何重大事故或失败,往往源于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问题。因此,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应时刻保持警惕,注重细节,避免因小失大。
通过了解这句古语的来源和含义,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古人智慧,也能在现代生活中应用这一哲理,提升个人和组织的风险防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