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及屦及出处于哪里】“剑及屦及”是一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事情紧迫,行动迅速。很多人对这个成语的出处并不清楚,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究一下“剑及屦及”的来源,并通过总结与表格的形式清晰展示其背景和含义。
一、成语简介
“剑及屦及”出自《左传·宣公十四年》。原意是指战事紧急,连鞋子都来不及穿好就拔剑上阵,形容情况非常紧急,必须立刻行动。
该成语在现代多用于形容事情迫在眉睫,不能拖延,需要立即采取行动。
二、出处详解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剑及屦及 |
出处 | 《左传·宣公十四年》 |
原文 | “楚子围宋,宋人告急于晋。晋侯欲救之,伯宗曰:‘不可,古之制也。’……晋侯曰:‘吾不欲以兵临之,若剑及屦及,必有胜焉。’” |
意义 | 形容情况紧急,需迅速应对 |
现代用法 | 多用于强调事情紧迫,不容拖延 |
三、历史背景
“剑及屦及”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的历史记载中。当时楚国围攻宋国,宋国向晋国求援。晋国国君想派兵救援,但大臣伯宗劝阻,认为不应轻举妄动。晋侯则表示:“如果情况紧急,剑都快到了,鞋还没穿好,那也要立刻行动。”
这句话后来被引申为“剑及屦及”,用来形容在危急情况下,必须立刻行动,不能犹豫。
四、成语演变
虽然“剑及屦及”最初是描述战场上的紧张局势,但在后世的使用中,其含义逐渐扩展,可用于各种紧急情境,如工作、生活、决策等场合。
例如:
- 工作场景:“项目进度已经很紧了,我们得剑及屦及地完成任务。”
- 生活场景:“孩子发烧了,必须剑及屦及去医院。”
五、总结
“剑及屦及”是一个源自《左传》的成语,原指战事紧急时迅速行动,后引申为一切紧急情况下都要果断应对。它不仅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色彩,也在现代生活中广泛使用,提醒人们在面对突发状况时要快速反应,避免延误。
成语 | 出处 | 含义 | 现代用法 |
剑及屦及 | 《左传·宣公十四年》 | 战事紧急,迅速行动 | 强调事情紧迫,需立即处理 |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剑及屦及”的来历及其在现代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