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怜自艾什么意思】“自怜自艾”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对自己遭遇的不幸感到悲伤、哀叹,并且表现出一种自我同情、自我懊悔的情绪。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较为广泛,但其含义却常常被误解或误用。
一、成语解释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自怜自艾 |
| 拼音 | zì lián zì yì |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自怜自艾,不能自拔。” |
| 含义 | 指自己对自己的不幸感到悲哀和惋惜,表现出一种自我怜悯、自我懊悔的情绪。 |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人在困境中对自身命运的不满与叹息,常带有消极情绪。 |
| 近义词 | 自怨自艾、自哀自悼、自伤自怜 |
| 反义词 | 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积极进取 |
二、常见误解
1. 误以为是“自我安慰”
有些人认为“自怜自艾”是一种自我安慰的方式,但实际上它更偏向于一种消极的情绪表达,而非积极的心理调节。
2. 混淆“自怜”与“自爱”
“自怜”强调的是对自身遭遇的悲叹,“自爱”则是指对自身价值的认可和保护。两者含义不同,不可混为一谈。
3. 误用于褒义语境
在一些文学作品或演讲中,有人错误地将“自怜自艾”用作褒义词,表示自我反省或自我反思,这是不符合成语本意的。
三、正确使用示例
1. 他因失业而整天自怜自艾,失去了生活的希望。
(说明他沉浸在自己的不幸中,缺乏积极应对的态度。)
2. 她虽然经历了很多挫折,但从不自怜自艾,始终坚强面对生活。
(这里强调她没有陷入消极情绪,而是积极面对困难。)
四、总结
“自怜自艾”是一个带有明显情感色彩的成语,主要用来描述一个人对自己不幸遭遇的过度哀叹和自我怜悯。在使用时需注意其负面情绪色彩,避免误用或滥用。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应学会理性看待挫折,避免陷入“自怜自艾”的情绪陷阱,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如需进一步了解类似成语或词语的用法,欢迎继续提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