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臂当车下一句是什么】“螳臂当车”是一个常见的成语,用来比喻不自量力、以弱抗强的行为。这个成语出自《庄子·人间世》,原文是:“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意思是说,螳螂不知道自己的力量不足以抵挡车轮,却勇敢地举起手臂去阻挡。
那么,“螳臂当车”的下一句是什么呢?
一、
“螳臂当车”的完整出处是《庄子·人间世》中的“怒其臂以当车辙”,也就是说,“螳臂当车”的下一句是“怒其臂以当车辙”。
这句话的意思是:螳螂愤怒地举起它的手臂来阻挡车轮,但并不知道它无法胜任这样的任务。
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那些明知自己力量不足,却仍然试图对抗强大对手的人,带有讽刺和警示的意味。
二、表格展示
| 成语 | 螳臂当车 |
| 出处 | 《庄子·人间世》 |
| 原文 | 怒其臂以当车辙 |
| 含义 | 比喻不自量力,以弱抗强 |
| 用法 | 多用于批评或讽刺行为不当者 |
| 近义词 | 自不量力、以卵击石 |
| 反义词 | 量力而行、知难而退 |
三、延伸理解
在日常生活中,“螳臂当车”常常被用来形容一些人盲目自信,做出超出自身能力范围的事情。比如,在工作中挑战不可能的任务,或者在竞争中低估对手实力等。
虽然这种精神有时候会被视为勇气,但从实际角度来看,往往容易导致失败或不必要的损失。
因此,了解“螳臂当车”的完整出处和含义,有助于我们在面对挑战时更加理性地评估自身的能力与环境的现实条件。


